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台灣紀行》讀後感

書名:台灣紀行
作者:司馬遼太郎
出版社:東販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一九九三年到訪問台灣的紀錄,不同於一般景點式的觀光,這更像是一個縱貫台灣古今,跨越時空背景的旅行。作者經過本身史學家人文思考精神,謹慎的一字字書寫下這塊土地的人事物。

全書最難能可貴的,作者不純然施加自己的觀點,而是融入各個日本人以及台灣人的親身經驗。看他們在大時代底下如何自處。經歷了日治時期,戰後的台灣人受到國民政府壓制,卻能夠在夾縫中求生存,並一步步地爭取到屬於自己的權利,也因為他們的努力,台灣才有辦法在戰後的窮困潦倒之下,重新建造發展經濟,締造了所謂台灣奇蹟。而曾經待過台灣的日本人,已經把台灣當作自己的家,即使離開,仍然心繫台灣。司馬先生自己就舉了相當多這類日本人的故事。

當然,讀完全書,可以了解到作者嘗試把「台灣」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而不是用「中華民國」、「中國」,或是把台灣人當作「華人」的框架去加以包裝。跟許多移民社會一樣,經過幾百年的時間,先住民和移入者,從相互對立爭鬥,到重新建構出一種與先住民文化及移入者不全然相同的文化。日本統治五十年之後,日本文化及間接傳入的西方文化也在這裡生根。然而,全書並沒有對日人的壓制加以深入的探討反省,反而是強調日人對台灣的貢獻,國民政府則被塑造成使台灣停滯不前的主因。這種觀點,也許隱含著「台灣為日本的附屬品」的意識形態,也合理化當年的日本統治。

撇開可能造成爭議的意識形態不談,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台灣近代史的全貌。親身經歷過的口述歷史,或許比官方說法更有打動人心的效果。每個人所抱持的價值觀,實在是受到生長環境、教育以及社會歷練所累積的。司馬先生雖身為日本人,卻能設身處地的站在「被描寫者」的角度去書寫,使我們讀者能夠感同身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