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是我在高雄當兵的時候看的一本書,那時是離退伍日已經不遠的七月盛夏。這本書是由幾個文化界台北人共同寫成的,用不同於旅遊書的角度去分析台北市,從建物、政治、夜市、唱片行等等觀點切入,對於目前生活在台北或是曾經住在台北的人都會莞爾一笑的輕鬆作品。

這本書出版從一九九八年出版,至今已超過十年,但仍然有再版,不時也有報章媒體對這本書進行討論,讓人不得不佩服這些前輩們。那時的台北,經歷了十年的政治思想解放,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民主,但在基礎設施上還沒辦法跟得上所謂國際大都會的水準,不過十四年後的今天,台北已經慢慢地趕上先進國家的生活水平,鐵路地下化,捷運改善了市區交通,公車逐漸換成舒適的低底盤公車,許多老街區和古蹟歷經整修之後,被賦予全新的功能。以華山文創園區為例,廢棄的啤酒廠原本是廢墟,而現在卻是令人流連忘返的舒適空間,有咖啡館,電影院,還有一片大草原。

台北市面積兩百多平方公里,三面有山環繞,住在台北的人只要搭捷運或公車,就可以親近大自然,享受登山健行的樂趣。台北也逐漸變成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大眾運輸系統日漸便利。這幾個星期一上家教時,都會騎腳踏車從東門到大安森林公園,我目睹了信義路的蛻變。人行道比起之前拓寬了許多,分隔島重新種植了樹木,從東門站遙望夜晚的信義路,盡頭就是代表台北高聳的一零一大樓,真的很美。

兩千零九年就設置的微笑單車租借系統,原本只在信義區設站,但從去年開始大量擴點,加上免費入會優惠之後,使用人次大增。微笑單車彌補了捷運路網的不足,也使台北人在公車接駁之外,有了更好的選擇。更好的是,有了微笑單車,我也可以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步調,畫出屬於自己的台北地圖。騎腳踏車可以悠閒的欣賞逐漸改變的市容,

基礎設施、都市規劃、建築美感,台北也許比不上巴黎、紐約,但這並不表示台北沒有美麗的地方。台北畢竟才建城一百多年,歷史發展也不像巴黎那麼漫長。我們歷經了清領、日治然後是國民政府的統治,現在能享有媲美已開發國家的都市生活,都要歸功於所有人長久時間的努力。

巴黎即使貴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仍然不斷改造自己,讓它除了能夠保留過去之外,更能展望未來。大巴黎計畫,就是要讓無形的小巴黎擴大,讓整個巴黎藉由向外發展,能夠減緩人口壓力。改善大眾運輸路網,縮減車道,把市中心的空間歸還給行人是近年顯而以見的。把以前環城大道的邊緣範圍,今年的環狀線輕軌完工,讓巴黎外圍區域能夠有更完善的交通,不用再繞一大圈到市中心,有助於週邊地區的發展。

我家住中和,但其實社區環境並不算不差,樓下有兒童遊樂區、安邦公園,過馬路還有中和綠園道連接,雖然這些綠地沒有大安森林公園的規模,但每天下班經過時也是蠻愜意的,還可以使用公園裡的戶外健身器材。走路五分鐘可到公車站、十分鐘可到捷運站,公車兩三分鐘就一班、捷運中和線也是兩三分鐘一班,不用半小時就可以抵達市區,相當方便。現在還有環狀線在施工,雖然施工造成交通黑暗期,但相信落成之後,大台北地區的生活品質會大大提升。

沒有留言: